不同思維
大學期間,我在委內瑞拉待了大半個暑假。當地的食物美味可口、人們親切和善,有濃厚的人情味和舒爽宜人的天氣。但一兩天後我就發現,我和我的新朋友對時間管理的認知大相逕庭。如果我們打算中午一起吃午餐,意味著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之間任何一個時間點。會議或旅行亦然,他們對時間觀念是差不多就好,毋須嚴格守時。我這才意識到,原來我對「準時」的概念,是如此深受本身文化的影響。

與主相約
當你遇到困難時,會向誰發出求救訊號呢? 那時有否得到適切的幫助呢?上帝曾應許,祂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,若我們常常尋求祂,祂必聆聽我們的呼求,祂必會幫助我們。
一個模子印出來
我們全家在某次出遊時,遇到了一位女士,她在我丈夫小時候就認識他的家人了。她看看我丈夫艾倫和兒子沙維爾,她說:「沙維爾跟他爸,就像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。沙維爾的眼睛和笑容,看起來就跟他爸爸一模一樣。」那位女士欣喜地發現他們父子倆長得極為相似,甚至性格也雷同。雖然他們在許多方面都很像,但我兒子還是沒有完全反映出他父親的形象。

發求救訊號
在阿拉斯加渺無人煙的山區,有位居民的小屋慘遭祝融。那是美國最冷的一州,那時又正值嚴冬,這場火災使他失去足以禦寒的庇護所,就連糧食也所剩無幾。於是他在雪地上踩踏出求救訊號(SOS),並用煤灰加以染黑。三週之後,有一架飛機飛過這間小屋的上空,才有人看到他的求救訊號,使他終於獲救。
「靈命成長的52個好習慣」系列第七篇
你有沒有曾經懷疑聖經的權威性呢?
我們應該如何區分聖經中哪些經文是上帝的默示呢?
你認為要過得勝的基督徒生活,與相信聖經的絕對權威性有何關係?

創新的事
在缺乏淡水的地區從事農耕並非易事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一家名叫海水溫室的公司,在非洲索馬利蘭以及其他類似氣候的國家,做了一件創新的事,也就是建造許多「冷卻室」。他們利用太陽能抽水機,在用瓦楞紙板做成的牆壁上,澆灑毛毛細雨般的鹽水。當水往下流到下一塊壁板時便會留下鹽分,而剩餘的淡水則大部分在建築物的內部蒸發,而成為潮溼的環境讓蔬果作物生長茂盛。